K8凯发·国际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典型案例 > 典型案例

海外重要大客户爆雷海辰储能的IPO之路受阻?

日期:2025-07-07

  一边是出货量全球第三的行业地位和89%的年复合增长率★■★◆,一边是悬而未决的竞业污点、随时引爆的应收账款和轰然倒塌的海外大客户。

  正当海辰储能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冲刺上市时,其最重要的海外大客户之一——美国储能巨头Powin突然申请破产◆■◆★。

  吴祖钰在宁德时代工作长达8年★■◆,作为第一发明人署名67项专利★★■★★,涉及储能领域的集流体、极片及电池等核心技术。2014年◆■★■■★,他还被宁德市评为市级引进人才。2019年初离职后,他迅速创立了海辰储能,并带走了多名宁德时代核心技术人员。

  竞业协议的约束对吴祖钰来说形同虚设。2023年9月◆★■★★★,仲裁委裁决他违反竞业限制★◆■★,需向宁德时代支付100万元违约金。更具讽刺意味的是■■◆★◆◆,这笔违约金是通过其妻子林秀华支付的◆■◆,附言注明★★◆★■★“宁劳人仲案(2023)191号裁决书违约金■■”。

  当一家企业的技术来源存疑■■◆★◆★、盈利依赖补贴、客户接连爆雷,其250亿估值更像资本催生的泡沫。

  一家靠政府补贴勉强盈利、技术路径涉嫌侵权、重要海外客户突然破产的企业★■,正带着250亿估值奔赴港股IPO。

  翻开海辰储能的招股书,核心管理层的履历赫然在列:董事长吴祖钰、执行董事易梓琦、执行董事庞文杰◆■,三人均来自宁德时代★★。这种人员构成绝非巧合,而是公司创业初期的核心策略■◆。

  技术路径的高度相似性,让海辰储能始终笼罩在知识产权纠纷的阴影下。一位资深从业律师指出■■■◆◆★:“竞业限制协议的签署,是很重要的保护知识产权的措施之一。◆■”而吴祖钰的违约行为,让海辰的技术来源蒙上疑云◆■◆。

  表面上看,海辰储能的业绩堪称“光速增长”:营收从2022年的36★★★◆.15亿元飙升至2024年的129.17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高达89%。更引人注目的是2024年实现了2◆■◆★★.88亿元的净利润,成功◆■★■“扭亏为盈”★■■■。

  海辰储能的招股书显示,2024年其前两大美国客户分别贡献22.40亿元(占比17.3%)和7.28亿元(占比5.6%)★■★。虽然未直接点名■◆■,但种种迹象表明Powin极可能是其第一大海外客户。

  公开信息显示■◆,2023年,海辰储能与Powin签订的5GWh框架协议◆★★★★◆;2024年1月,Powin与海辰储能再次签署了5GWh的电池采购框架协议,预计未来3年交付300Ah电力储能专用电池产品★■★★,是海辰储能在2024年最大的一笔合作◆■★◆。

  所以,尽管海辰储能强调■◆■★“只做储能电池”以差异化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主业◆■■,但技术路线重合度高。比如海辰储能主打的280Ah磷酸铁锂电芯与宁德时代2018年产品线Ah大容量电芯及钠离子电池,参数亦与宁德时代电池趋同。

  揭开这层华丽面纱,线年海辰储能获得的政府补助高达4.14亿元■◆◆,远超其2★◆◆■◆★.88亿元的净利润。扣除政府补贴后◆■◆★,公司实际亏损超过1亿元■◆★◆。这种靠输血维持的“盈利”,暴露了业务模式的脆弱性。

  2019年,宁德时代前工程师吴祖钰离职创业◆■,拉上妻子林秀华和连襟王鹏程★■■■◆,在厦门成立了海辰储能。短短五年时间,这家公司一跃成为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第三的企业■◆◆■,达35.1GWh■■★。

  若Powin破产,除了让海辰储能在海外市场的根基晃动◆■■,IPO进程受阻外,如果导致坏账计提■◆◆◆★■,还可能逆转海辰储能的盈利趋势,毕竟其2024年的净利润仅为2.88亿元。

  2023年11月28日◆■■★■◆,中国庭审公开网公示一件海辰储能和宁德时代的竞业限制纠纷案。根据庭审公示,吴祖钰违反竞业限制协议属实,且吴祖钰认可仲裁委裁决内容。

  众所周知,港交所对技术合规性审查趋严,若海辰储能无法证明技术原创性,可能成为上市否决关键因素■◆◆,也可能影响其海外产能落地。